 
- 在線時間
- 14 小時
威信- 0
金幣- 866
貢獻- 0
|
【嵩山少林 拜佛探秘】
4月22日早起,這一天我們要長途跋涉,趕到登封,游覽第三處重點:中岳廟,少林寺和塔林。
中岳廟始建于秦(前221~前206年),位于河南登封市城東面4公里,地處的嵩岳太室山南麓,是中國最早的道教廟宇之一,為歷代封建統治者祭祀中岳山神的地方。它的建筑沿中軸線共有七進十一層之多,從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圣門、三化門、峻極門、嵩高峻極坊、中岳大殿、寢殿,全長600余米,面積11萬平方米。中軸線兩側還有宮院殿宇,現存明清建筑近400間。廟內有漢代以來種植的古柏300余株,雖歷經風霜,枝葉仍郁郁蔥蔥,形象清奇古怪。從一棵棵直徑需數人環抱的古柏林中可以看出這里久遠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我們在現存的魏碑、唐碣和牌坊間穿行,在宋代4尊鑄鐵人、宋金“四狀元”碑和鐵獅子旁流連,遙想這里曾有的鼎盛,感受流水般歲月的變遷。
少林寺座落在河南登封市城西北12公里,少室山麓五乳峰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間(495年),其歷史久遠。公元527年,印度名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傳授禪宗。以后,寺院逐漸擴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隨之聲名大振。達摩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因此被稱為禪宗的祖庭。少林寺現存的建筑多為明清時期所建,全寺的占地面積約有3萬平方米。寺內的佛殿氣勢恢弘,在其東、西、北三壁上各有明代著名的彩色壁畫"五百羅漢朝毗盧圖",此圖共有300余平方米大小。寺中還有山門、方丈室、達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初祖庵、達摩面壁洞、二祖庵、唐代的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時期的法華塔,元代的緣公塔等建筑。其寺廟建筑獨具特色,在我國的古典廟宇建筑中享有重要的地位。
少林寺也是中國武術的淵源之地,卓絕于世的少林武功名揚四海。少林寺保存有一塊由唐太宗親筆書寫"太宗文皇帝御書碑",記載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跡。當天,我們有幸親眼目睹了少林僧人練武習拳的情景,也算是零距離感受了一下中國功夫的真諦。
少林寺內還保存了不少珍貴的文物。山門門額上懸掛的“少林寺”匾額,是清康熙皇帝親筆書寫的。山門后大甬道和東西小馬道旁立有碑碣數十通,稱為少林寺碑林。據史記載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發展成馳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剎”的稱號。到宋代以后,少林武術又有很大提高,寺僧一度多達2000余人。在明朝,少林寺到達鼎盛時期,從清朝開始逐漸衰落。直到近幾十年由于戰亂,尤其在文革時期曾幾近荒廢。
從少林寺出來已是午后1時許,人疲腿乏,饑腸轆轆?删皡^內居然沒有一家飯館(可能是為了環保)?粗蠡飸镁尉、眼巴巴的樣子,只得硬著頭皮走進了山腳下的一家“農家樂”,無可奈何地被人狠宰了一刀。
在少林寺以西約300米處,是少林寺歷代住持僧的墓地-塔林?偯娣e約2.1萬多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數量最多的墓塔群。共計自唐貞元七年(公元791年)至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之間的歷代磚石墓塔243座。其中包括唐塔2座、宋塔3座、金塔6座、元塔40座、明塔138座、清塔10座。塔一般為1~7級,最高的可達15米,造型有四角、六角、柱體、錐體、直線形、拋物線形、瓶形、圓形及獨石雕刻等。塔的規模是根據僧人生前在佛教中的地位、修養及威望決定的。每座塔前均有塔額,有的還有塔銘,詳細記載著死者的生平事跡和選塔人的姓名。少林寺塔林是研究中國歷代宗教史、磚石建筑史和雕刻藝術史的寶庫。
離開嵩山我們又繼續駛上連霍高速公路,一路上早已把白天的辛勞拋在一邊,談笑所見所聞,做腔拿調地學著方言俚語,70公里的路程也不覺得遙遠,至傍晚時分到達開封市。住市中心鼎大商務賓館。當晚在天下第一樓吃開封灌湯包,晚逛鼓樓夜市。
|
|